興華定型機2018年8月7日訊 2018年4月,人民幣走上貶值之路,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自4月初的6.27一路貶至8月初的6.88,貶幅逾9.7%。人民幣是否破“7”一度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。
面對“跌跌不休”的形勢,央行出手了。8月3日,央行官網發文,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8年8月6日起,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%。此舉表示人民幣空頭的交易成本將會提高。央行的公告很容易讓人相起不久前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“六穩”:穩就業、穩金融、穩外貿、穩外資、穩投資、穩預期。這“六穩”均與匯率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。眾所周知,中國決策者對人民幣匯率持有開放的態度,想讓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,但是管控和引導好市場預期也是目前的一項重要工作。如果人民幣匯率破“7”,相關政府部門一定會高度重視。
中美貿易摩擦開始后,中國決定對進口美棉加征25%關稅,然而美棉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。中國棉花網的數據顯示,8月3日,受美棉出口增加的利好推動,ICE期貨價格小幅上漲,中國棉花進口價格隨之上調。國際棉花指數(SM)為101.04美分/磅,漲70點,折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6760元/噸;國際棉花指數(M)為97.47美分/磅,漲76點,折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6175元/噸。可見,國內外棉市價格波動更多取決于各市場主體的信心及預期。
有分析認為,人民幣貶值對國內棉紡織出口企業相對有利。企業可運用銀行提供的外匯套期保值工具,例如外匯遠期交易,外匯期權和結構性產品等鎖定美元兌人民幣匯率,從而鎖定人民幣收益。但是人民幣貶值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中美貿易摩擦的整體格局。中國棉紡織出口企業只能在短期內獲得價格優勢,無法真正提高產品質量、提升企業整體實力。2018/19年度中國棉花供應存在缺口,企業在進口國外棉花時依然要承受相當的資金壓力。
改革開放40年,中國棉紡織產業已經具備了應對各種挑戰的基本能力。但是由于中美貿易摩擦的復雜性、艱巨性、不可預測性,正確認識并妥善處理人民幣貶值對棉紡織產業造成的影響,需要有關各方必須保持理性務實的心態,放眼全局,積極應對。